臉部微整

消脂針注射的特點

現代人除了應付忙碌工作之外,還要跟自身體脂肪對抗!有時候即使經過 努力運動、飲食控制,卻還是無法剷除最在意的那團肥肉嗎?

消脂針所使用的主成分為肝得健注射劑,包含多烯磷脂醯膽鹼(Phosphatidylcholine)和去氧膽酸鈉(Sodium Deoxycholate)本身是一種脂肪細胞溶解物質,適合對抗頑固的局部脂肪,讓脂肪細胞在藥物的作用下乳糜化破裂,達到永久性分解破壞脂肪細胞,進一步被代謝出體外,讓你得到曲線雕塑勾勒完美臉型,找回失蹤已久的下巴線條。

消脂針注射的用途

收斂下巴肥厚脂肪堆積

雙下巴的成因是為頦下脂肪的過度堆積所造成,所以要改善雙下巴外觀,就要先解決部位脂肪過多的問題,而消脂針是採用是針頭注射方式,利用藥物能破壞脂肪細胞的作用原理,有效減少局部脂肪的數量,達到改善雙下巴的效果。

修飾臉頰線條

臉上的嬰兒肥總是讓自己在工作被誤以為是新人,看起來不夠專業。透過局部消脂來達到你想要的臉部線條效果,不用動刀、不用手術麻醉,安全性也相對高許多。

推薦給這樣的人

  • 想甩開身體局部肥肉
  • 臉部贅肉讓你老10歲
  • 調整輪廓線條
  • 不想手術治療
  • 猖狂的雙下巴
  • 臉部嬰兒肥

消脂針注射

治療內容

通過藥物破壞脂肪細胞,有效減少局部脂肪的數量。

副作用

疼痛、腫脹、瘀青、硬塊、麻木感

療程

10-20分鐘

效果

6個月以上

FAQ

由於消脂針藥物與脂肪細胞產生作用,初期可能會令接受注射的部位及周邊的皮膚暫時腫脹,少部分患者可能會伴隨灼熱、疼痛、痠麻及麻痺,或是注射部位有硬塊產生等現象。 不過這些狀況大部分在數天後會改善,而腫脹天數也會隨著治療次數增加而縮短。

雖然脂肪細胞被破壞、殲滅後就難以再生,但如果沒有控制體重,一樣會反彈復胖。所有的體重管理計畫都不是一勞永逸的,也沒有「速成解決方案」。 術後還是要維持正常作息、控制飲食,才能使治療效果達到最佳狀況。

消脂針療程不會立即見效,於施打完24-72小時內,藥物會開始破壞溶解脂肪細胞,施針部位可能腫脹、瘀血、發癢,引起發炎反應,然後才會將脂肪細胞的碎片給代謝掉,大約4周後能逐漸看到效果。

術前提醒

  1. 請主動告知醫師過去病史與服用藥物,且與醫師詳細討論治療計畫。
  2. 不建議施作對象:懷孕期及哺乳婦女、正處於生理期的女性、未成年患者、有蟹足腫病史、肝臟疾病者、腎功能循環不良、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有凝血功能方面病史、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急性濕疹者、癲癇患者。
  3. 下列情況酌情使用:過敏(感染)期間、抗凝血治療期、甲狀腺功能異常者、繼發性肥胖、中樞性肥胖。

術後保養

  1. 剛治療完時,如出現紅腫、 脹痛、 瘀青等狀況,是正常現象,療程後三天內可以利用冰敷改善不適症狀,通常數小時到數日後即可緩解。
  2. 術後一個月內請大量攝取水份,建議每天喝 2000~3000 c.c.的水,以加速凋亡的脂肪細胞被人體淋巴代謝排除。
  3. 注射消脂針後24小時內不要清洗治療部位或化妝, 以防局部感染。
  4. 術後一周內盡量避免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以及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菸、酒、辛辣食物或是帶殼海鮮。)
  5. 治療後一周內,避免陽光直接照射治療部位,引起色素沉澱;也要注意塗抹防曬霜、使用陽傘,做好防曬。
  6. 注射治療後3至5日盡量避免激烈運動;一周後可配合適當運動增進代謝,使效果更好。
  7. 由於每個人體質不同,脂肪代謝的程度也不一樣,通常需要3至6次的療程,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告

『美容醫學』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如:手術、藥物、醫療器械、生物科技材料等,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而「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本宣傳由合格醫師透過醫學技術執行具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依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衛署醫字0990262180號、衛部醫字第1031662939號辦理,屬於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Off-label use),醫師應確實告知使用原因及可能造成的風險,並取得其同意始得使用;有開適應症、禁忌症等副作用等問題,醫師將依個案說明。 本診所網站内之所有案例均為個人親身體驗並己簽屬肖像使用同意書,特將内容分享在網站內供有需要的讀者作為療程參考,其圖文内手術療程項目或美容醫學項目之名詞用語,為業界或媒體及網路經常引用或己成為常態之用法,若對其名詞有任何疑慮,煩請向本診所告知,本診所將立即刪除並修正,感謝您的指教。

風險提醒

本網站內案例圖文僅代表該當事人治療成效,任何手術或療程皆有其醫療風險,本網站内容僅供讀者了解相開醫療知識與療程進行所需相開衛生教育,並非每個人皆適合,請您親自與醫師當面進行評估診斷後再決定進行療程與否。 醫療法第86條第七款所稱「以其他不正當方式為宣傳」經衛部醫字10516667434號令發布修正,任何醫療過程均有風險,且其效果亦因人而異,因此任何人均不得代言推薦,但如為個人親身體驗結果之經驗分享且充分揭露正確資訊,並符合其他醫療廣告規定,得不視為不正當之廣告宣傳方式。